"法官,俺那 800 头牛要是没人管,不出半个月就得饿出问题啊!" 法庭上,刚领了缓刑判决的黄某急得直搓手,黝黑的脸庞因焦灼拧成一团。这位湖北省广水市人在河南省确山县打拼多年,一手创办的养牛场不仅是他全部的身家,更是全家赖以为生的根基。
2025 年 7 月 28 日,因交通肇事罪,黄某被湖北省广水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,缓刑一年。当得知缓刑考验期内不得离开广水市,且每周须到司法所参加教育学习时,他彻底慌了神 —— 确山的养牛场这个庞大而精密的 "生命系统",一旦失去主人的照料,随时可能彻底停摆。
面对这道法律与生计的难题,广水市法院承办法官没有简单以 "法不容情" 作答。在他看来,法律的威严必须坚守,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家庭的生计就此崩塌。 "你先别急,我来协调看看。" 一句承诺背后,是司法者对民生的深切考量。于是,广水市法院法官当即拨通河南省确山县司法局社区矫正股的电话,详细陈述黄某的特殊处境:他长期在确山生产生活,养牛场的运转完全依赖其亲力亲为,800 头牲畜正嗷嗷待哺...... 跨越省界的电话线里,传递的不仅是案情说明,更是司法温情的流动 —— 双方开始审慎探讨将社区矫正执行地变更为确山县的可能性。
一场跨省司法协作由此迅速展开。确山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实地探访养牛场时,只见数百头黄牛在棚舍内踱步,此起彼伏的哞叫声印证着这里的生机与黄某肩头的责任。"确实离不开人,这养牛场真是他的命根子。" 工作人员实地勘察后深有感触。
很快,确山县留庄镇某村委会为黄某出具了从业居住证明,司法局正式同意接收其在当地进行社区矫正。整套变更手续在高效协作中完成,法律程序的严谨与人文关怀的温度在此刻完美交融。
当法官再次接到黄某的电话时,听筒里传来的是抑制不住的哽咽:"谢谢法官!俺这就回去喂牛,保证好好改造,绝不给你们添麻烦!"
如今的确山养牛场,早已恢复了往日的活力。牛栏边,黄某忙着添料喂水,看着牛群吃得香甜,他的脸上重新有了踏实的笑容。那个曾因主人 "缺位" 而弥漫焦虑的场院,如今被铡草机的轰鸣与牛群满足的咀嚼声交织填满,奏响一曲生计复苏的安稳乐章。
谁能想到,这场让 800 头牛免于饥饿、让一个家庭免于破碎的 "拯救行动",起点只是法官的一通电话。
这通带着温度的跨省通话,这场打破地域界限的矫治地迁移,既守住了法律的刚性底线,又解开了民生生计的困局。它让嗷嗷待哺的牛群有了依靠,让陷入绝境的家庭看到出路,更在司法实践的画卷上,写下了 "法理" 与 "人情" 和谐共生的温暖注脚。(余尚军、刘言)